
要點一:取得孩子的注意力
1
當我們要向孩子提出問題、指令或給予機會讓他們回應時,
我們必須先確定孩子的注意力在我們身上 。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在我們身上,他很難有新的學習。
Q:我們可以如何分辨孩子是否在注意我們?
引起孩子注意的跡象
【有在注意我們的表現】
孩子的注意力並不一定透過眼神接觸表現,也包含身體面向我們、指向物品、模仿我們的聲音或動作,甚至是停下自我刺激的行為、停下正在玩的玩具等,都可能代表孩子的注意力在我們身上。這些表現因人而異,因此必須細心觀察。
【沒有在注意我們的表現】
有些行爲明顯表示孩子的注意力沒有在我們身上,例如:哭鬧、表現刻板行為(如拍手、咬手指)、自我刺激或是走開。此時,我們應該停止重複原本的指令,先取得孩子的注意力,再給予清楚簡單的指示。
【難以判斷是否有在注意的表現】
有些行爲較難判斷孩子是否有在注意我們,例如:孩子雖然面對我們,手裏正把玩著他非常喜歡的玩具;又或者,孩子雖然坐在我們旁邊,眼神卻盯著角落。遇到這些狀況時,必須透過對孩子其他情況的了解,來判斷他是否有在注意我們。
取得孩子注意力的方法
選擇孩子有動機的活動
運用孩子有興趣的玩具或活動,引導他們透過聲音、單字、 詞彙來取得這些東西。 此外,一種玩具可用於許多活動上,例如:積木可用來教導疊起的概念,也可以教導動作模仿,或是象徵性遊 戲(如:用積木假裝餅乾,當杯子喝水等)。其他孩子喜歡的活動 尚有:在椅子轉圈圈、坐在球上彈跳、玩沙子/刮鬍泡/水彩...... 等。
平常與孩子相處時,多多注意什麼是孩子有興趣的東西或活動,我們可以使用這些東西或活動來幫助他們學習,如果孩子有特別喜歡的顏色或動物,可以用來吸引他們的注意,進行互動。
靠近孩子
我們與孩子保持近距離並且面對面,可以更容易取得他的注意力,並且製造眼神接觸。我們有時可以輕碰孩子的手臂來取得他的注意力;若孩子是坐著的,陪他一起坐下;若孩子個子較矮,我們蹲下來與他面對面。如果依然難以取得孩子的注意力,在較小的空間裏進行互動也會有幫助。
【取得注意力—靠近孩子】
趣味性
讓自己更有趣、搞笑及生動,是取得孩子注意力的方法。例如:誇大聲音、語調、手勢和臉部表情。我們愈樂在其中,孩子也會愈享受與我們一同玩樂。
模仿孩子
我們可以從孩子目前的行為著手,如:字詞、聲音、遊戲方法,然後加以模仿。
-
增加自發性語言和遊戲
有的孩子很會模仿家長的聲音、遊戲,對於這樣的孩子,當家長模仿孩子的行為時,可以幫助孩子自發性地整合自己語言和遊戲方式。
-
以下提供幾個模仿的小技巧:
(1) 用玩具模仿遊戲
模仿孩子玩玩具的方式,可以增加孩子的參與度和自發性遊戲。
準備兩個相似或一樣的玩具。首先,觀察孩子的玩法,然後以面對面的姿勢,以相似或一樣的玩具模仿孩子的玩法。
孩子可能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,來看家長會不會也因此改變行為。這就是一個孩子自發性表達的例子。家長應以改變行為來回應孩子;或是,孩子會看向家長,代表此技巧成功引起孩子注意。家長應繼續模仿孩子來回應他。
(2) 模仿手勢和肢體動作
此技巧是用來增加孩子的參與度、有目的性的行為,以及手勢。
家長應在孩子視線內,模仿孩子的手勢和肢體動作。此技巧對於玩具參與度不好、無目的徘徊的孩子最有用。若孩子沒有充分參與,家長應模仿及誇大孩子的所有細微肢體動作。
(3) 模仿聲音
此技巧是用來增加孩子的聲音和自發性語言。
家長應模仿孩子的聲音和合適的語言,家長可透過此行為來讓孩子知道他有接收到孩子的訊息。針對孩子的能力,模仿的聲音種類會不同。
(4) 只模仿合適的行為
模仿會使孩子增加此行為。對於不合適的行為,家長可以模仿孩子的情緒,但是調整成合適的行為。例如:孩子以揮動手臂來表達開心,家長可以示範以拍手來表達開心。家長須在家庭中討論出何種行為可以或不可以被接受。
絕對不模仿會傷害自己、他人或破壞環境的行為。
-
增加社會參與度、合適的行為
模仿孩子的行為可以增加孩子和我們的互動,也可以增加孩子日後出現此行為的機會。
遊戲式干擾
我們可以用有趣活潑的方式來干擾孩子,就像是在玩遊戲一樣。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引起孩子的注意力。可以先給孩子一個預告語,讓孩子預期您的干擾,如:「我要來囉」;接著,用遊戲的方式打斷孩子的活動,如:孩子在房間跑來跑去,家長張開雙手擋住或抱住孩子,接著等待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後,再繼續遊戲。